
二〇二一年终总结
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
2022-02-15
2021 年过去了。
写下这段话的时候,万家灯火,正值元宵。
感受
过去的一年,经历了太多没有预料到的变化,有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体验。
今年的感受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,我认为应该是沉淀与转变。
首先,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按照当前业界流行一个说法,要成为一个 T 字形的人才,应使得自己的能力模型既有广度,又有深度。在这一年里,通过海量的文献阅读和努力工作,无论是在工作上,还是在自身的技术上,都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,我觉得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期许。
其次,在过去的一年中,我结识了非常多的朋友。作为一个轻度社恐的程序猿,对于社交是常怀敬畏的。直到去年四月份,在 InfoQ 签约作者的活动上,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,也与许多热爱写作的朋友们一起聊了很多,包括写作、包括开源、包括成长。后面也主动赴约了一些朋友组织或参与的活动,结识了很多有理想、有追求的小伙伴,迈出了战胜社恐的第一步。
最后,也是我最自豪的一件事情,是通过一年的刻苦训练,终于初步克服了表达的障碍,使得口吃控制在了不影响正常表达的范围内。并且主动争取机会,在公司内部平均每 1-2 月进行一次分享。虽然都不完美,但至少是一个全新的起点。
人们常说,不能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中,当人生本就艰难时,突破自己就是最好的历练。
过去
过去的一年是令人非常难忘的一年,种种变化、纷至沓来,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。
首先在工作上,经历了非常大的动荡,首先在 6 月份,一起并肩作战了 3 年的老领导和小伙伴转去了一线,使我不得不独立扛起一条产品线,随后年底团队打散重组,这是我工作以来经历的第一次的组织架构调整,使我拥有了不一样的视角来观察软件工程、组织和开发者之间的关系。
在孤身奋战的 6 个月里,为了完成小伙伴们未竟的事业,我重新梳理了云开发工具的产品体系,把多个无人维护的产品融合在同一个方案中进行统一建模。时至今日,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并肩作战的小伙伴说,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。
过去一年工作中的变化包括:
- 完成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全局性的治理项目,治理覆盖率达到 100%;
- 成为了产品架构师,负责一个具体的技术方向;
- 申请了两份专利(分别是 1、2 发明人);
值得一提的是,2021 年我们取得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突破,可以将多个 DSL 的语义模型融合在一起,使得多种完全不同的工具进行统一建模成为可能。
其次是阅读和写作方面。过去一年中读的大部头比较少,主要是 Martin Fowler 的两本专著:《领域特定语言》、《语言工作台》。以及读完了王小波大部分的公开作品,作为治愈失眠的法宝。论文还是一如既往地读了很多。此外还发现了一个宝藏网站 ReadPaper,里面提及的论文十问速读法使我受益良多。
写作方面由于工作上的动荡,写作中能够投入的精力比较少。比较开心的是通过了 InfoQ 的考核,成为了 InfoQ 的签约作者和社区编辑。InfoQ 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,有态度的科技媒体,在 InfoQ 上发表的内容,能够让更多的小伙伴看到,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,这是一件非常值得为之欢欣鼓舞的事情。
去年发表的长文有:
最后是表达训练。在 2020 年的尾巴,我通过一些播音、配音专业的教材,寻找到了系统性改善口吃的办法。2021 年全年,在坚持每天清晨练习的情况下,口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,大部分声母的成字障碍都得到了解决,仅余少量声母仍在负隅顽抗,可以预见,在 2022 年应可以获取全面胜利。叠字问题 是一个非常顽固的问题,成因比较复杂,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的部分只有心理因素,即多训练,消除表达时紧张情绪带来的影响。
表达方面我也努力完成了足量的训练,包括:
- 公司内报告:技术分享 + 培训 5 场,答辩 2 场
- 参与开发者活动,和素未谋面的小伙伴们结识和交流
虽然这些改善都还未臻完美,但我已经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,使我能够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。
将来
2022 年我对自己的期望包括:
- 技术成长
- 掌握扎实的服务治理基础,并增强履历,弥补在主流评价体系中的不足
- 在基础软件的几个细分方向:软件分析、开源治理方面达到较好的水准
- 阅读
- 完成两个领域系统性的论文阅读:分布式系统(调度和存储方向)、静态分析
- 人文社科类阅读(随缘)
- 写作
- 完成 1 本小册子:API 工程化(完成写作训练:英雄之旅)
- 完成至少 5 篇本领域译文,并发布在 InfoQ 上
- 表达训练
- 基本功(气息训练为主,主要解决少数声母的成字障碍,和叠字问题)
- 解放天性(学会情绪化表达)
- 完成 20+ 开发者访谈
- 完成至少 1 次公开报告
- 生活
- 新学 20+ 菜式
- 学会游泳
- 和北京、深圳的朋友们见个面
别了 2021,你好 2022!